本报威海讯 沿着威海经开区海埠路一路向北,到达原新泰源码头附近,眼前的景象蔚为壮观——以码头为中心,前后各400米,一座座水泥钢构架起的厂房高低起伏。厂房内部机器轰鸣,运输车辆往返其间,工人们正紧张地进行收尾工作,准备迎接首批设备进厂调试。

“两大车间、研发楼、办公室和实验大厅主体施工已结束,3月底生产设备进厂,预计三季度就能部分投产。”山东电工海底电缆生产基地项目副总指挥张立明介绍,该项目是威海去年引进开工的重大项目,隶属于中国电气装备集团,总投资30.33亿元,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,可形成1300千米海缆、脐带缆,700千米陆缆生产能力,成为北方最大的海底电缆生产基地。从去年落下开工“第一铲”到眼下投产在即,前后仅一年时间,这让他十分感动,“这样的速度,比行业内至少快一年时间。”

工程快速推进的背后,是山东电工与威海的双向奔赴。近年来,威海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,成为全省唯一集齐“核风光储”新能源类型的地级市,产业发展更是势头强劲,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态势。这对生产海底电缆的山东电工而言有着巨大的吸引力。

项目进入落地阶段后,为满足基地需要靠近码头这条“硬杠杠”,经开区管委围绕选址位置、岸线码头、能源供应、生产要素等事项进行精准专业分析,数次调整方案,全力以赴协调多方,争取到原新泰源码头周边的土地,让项目方能在此大展拳脚。

在威海,生产海底电缆的企业,不止山东电工一家,但该项目将重点聚焦于生产超高压直流海底电缆。在他们看来,随着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,输送高压电流将是大势所趋,谁能抢先一步,便能掌握未来市场话语权。

顺着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往里走,海底电缆车间和绞线车间之间的空地上,正在进行地基工程。不久后,一栋高约149米的立塔将在这里拔地而起,这是生产超高压直流海底电缆的核心设备,决定着电缆的导电能力,内部规划设计了6条悬链生产线条立式生产线。

“原材料在绞线车间像编麻花一样编织成导体,通过输缆通道送至立塔,经过先进技术、工艺的淬炼,再转至海底电缆车间进行收尾,最后从码头‘入海’的才是超高压海底电缆。”张立明介绍。该海底电缆导体最大截面达3500平方毫米,增加了导体的载流量,且输电过程中电能损耗小,适应远距离传输,在水深200米、最高运行温度90℃条件下也能稳定运行,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

项目的过人之处还不止于此。利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,该项目将进行72项自动化项目技术升级,涵盖工艺流程、生产单元管控、智慧物流等核心板块,打造全自动化无人值守的“黑灯”工厂。届时,只需控制中心指令一下,海底电缆生产、装运、上船的智能化联动便能一气呵成,生产效率大幅提升,用工成本显著降低。

本报威海讯 沿着威海经开区海埠路一路向北,到达原新泰源码头附近,眼前的景象蔚为壮观——以码头为中心,前后各400米,一座座水泥钢构架起的厂房高低起伏。厂房内部机器轰鸣,运输车辆往返其间,工人们正紧张地进行收尾工作,准备迎接首批设备进厂调试。

“两大车间、研发楼、办公室和实验大厅主体施工已结束,3月底生产设备进厂,预计三季度就能部分投产。”山东电工海底电缆生产基地项目副总指挥张立明介绍,该项目是威海去年引进开工的重大项目,隶属于中国电气装备集团,总投资30.33亿元,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,可形成1300千米海缆、脐带缆,700千米陆缆生产能力,成为北方最大的海底电缆生产基地。从去年落下开工“第一铲”到眼下投产在即,前后仅一年时间,这让他十分感动,“这样的速度,比行业内至少快一年时间。”

工程快速推进的背后,是山东电工与威海的双向奔赴。近年来,威海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,成为全省唯一集齐“核风光储”新能源类型的地级市,产业发展更是势头强劲,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态势。这对生产海底电缆的山东电工而言有着巨大的吸引力。

项目进入落地阶段后,为满足基地需要靠近码头这条“硬杠杠”,经开区管委围绕选址位置、岸线码头、能源供应、生产要素等事项进行精准专业分析,数次调整方案,全力以赴协调多方,争取到原新泰源码头周边的土地,让项目方能在此大展拳脚。

在威海,生产海底电缆的企业,不止山东电工一家,但该项目将重点聚焦于生产超高压直流海底电缆。在他们看来,随着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,输送高压电流将是大势所趋,谁能抢先一步,便能掌握未来市场话语权。

顺着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往里走,海底电缆车间和绞线车间之间的空地上,正在进行地基工程。不久后,一栋高约149米的立塔将在这里拔地而起,这是生产超高压直流海底电缆的核心设备,决定着电缆的导电能力,内部规划设计了6条悬链生产线条立式生产线。

“原材料在绞线车间像编麻花一样编织成导体,通过输缆通道送至立塔,经过先进技术、工艺的淬炼,再转至海底电缆车间进行收尾,最后从码头‘入海’的才是超高压海底电缆。”张立明介绍。该海底电缆导体最大截面达3500平方毫米,增加了导体的载流量,且输电过程中电能损耗小,适应远距离传输,在水深200米、最高运行温度90℃条件下也能稳定运行,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

项目的过人之处还不止于此。利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,该项目将进行72项自动化项目技术升级,涵盖工艺流程、生产单元管控、智慧物流等核心板块,打造全自动化无人值守的“黑灯”工厂。届时,只需控制中心指令一下,海底电缆生产、装运、上船的智能化联动便能一气呵成,生产效率大幅提升,用工成本显著降低。

作者 admin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